延迟退休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何冬妮
发布时间:2022-07-22 浏览:4121
延迟退休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何冬妮
海南日报记者 赵优
目前,十余个省区市已陆续召开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为什么要延迟、如何理解法定退休年龄?海南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何冬妮。
统筹兼顾,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何看待人口老龄化?何冬妮表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客观趋势,不可避免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服务供给体系的压力。然而,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等方面,也将孕育更大需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纲要》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这些都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多重因素推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在何冬妮看来,除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外,还有诸多因素推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首先是人均预期寿命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有40岁左右。此后,随着我国卫生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海南是我国的长寿岛,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达到79岁,2025年预期要达到81岁,2030年要达到82岁以上。人均期望寿命是退休年龄的客观基础,退休年龄理应随预期寿命和预期健康寿命的变化而调整。并且,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人们由于所处行业、职业以及个人身体、家庭情况等条件对个人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
其次是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海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1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5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6个百分点。劳动年龄段人口持续下降,使部分行业和地区招工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再者是受教育年限增加。目前,我国新增就业人口的平均初始劳动年龄为21岁,其中60%以上都接受过大专到博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初始劳动年龄为24岁,硕士毕业研究生的平均初始劳动年龄为26岁,博士毕业生的平均初始劳动年龄为29岁。依然沿用新中国成立初期设定的退休年龄,意味着硕士学历劳动者退休前的工龄比全体劳动者平均工龄少5年,博士学历劳动者少8年。这样人力资源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退休年龄不相应调整,劳动者平均工作时间就会缩短,导致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
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需协同推进
《纲要》提出,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实施,如何理解?
何冬妮认为,小步调整意味着延迟退休年龄是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弹性实施,即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给个人留下自主选择退休年龄的空间。分类推进则表明延时退休要区分不同群体,不搞“齐步走”,兼顾到不同职业、岗位情况。统筹兼顾,意味着退休年龄改革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着眼于人口结构变化大趋势下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协同推进。
延迟退休改革涉及面很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当强化哪些配套措施?
何冬妮建议,一是全面推行积极就业政策。针对大龄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或采取就业帮扶措施,通过向灵活就业等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等方式,帮助这部分群体就业。同时,加大对大龄失业人员的保障力度,设立老年人就业服务机构,为老年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评估等提供一站式服务,把老年大学、老年人再就业培训等纳入公共教育和就业服务的范围。
二是国家要制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雇佣和使用大龄劳动者。
三是立法保护老年人就业权益,完善再就业的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通过规制包括年龄歧视在内的一切形式的就业歧视行为,营造以能力为导向而不是年龄为导向的公平就业环境。
来源: 南海网海南新闻